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 >> 正文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邵志会团队在不对称正交自串联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5-06  

近日,开云网页版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邵志会团队在化学学科国际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Chiral Bisphosphine Ligands with a Terminal Olefin Enables Asymmetric Orthogonal Auto-Tandem Catalysis”的研究论文,同时该论文被选为“Hot Paper”。

该研究基于团队在有机/金属双催化体系方面的研究兴趣(Chem. Soc. Rev. 2009, 38, 2745−275; Chem. Soc. Rev. 2013, 42, 1337–1378;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0756; ACS Catal. 2022, 12, 8094−8103),提出了一种新型串联催化模式,即正交自串联催化(Orthogonal Auto-Tandem Catalysis, OATC)。该催化模式通过多种催化剂组合,其中每种催化剂独立完成多个不同的催化循环。这一新颖的催化范式不仅满足了在单一反应器中使用多种催化剂的需求,而且显著提高了催化效率,为开发高效、绿色的化学转化提供了全新平台。该催化模式的可行性在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剂交替驱动催化下,成功实现乙烯基环状碳酸酯与亚烷基米氏酸的不对称环化中得到了证明。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含末端烯烃的手性双膦配体(TOPhos),借助该配体,能够以高收率、优异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对映选择性和E/Z选择性,高效构建四取代环外烯烃α-亚烷基-γ-丁内酯骨架。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过程是由Pd/TOPhos和TBD两种催化剂交替完成的四步连续催化循环。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部分与天津大学党延峰教授团队开展合作,揭示了TOPhos配体中末端烯烃在区分竞争性对映选择性反应路径中的重要作用。

开云网页版为论文第一单位,开云网页版博士研究生何栋远和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许辉(已毕业)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开云网页版邵志会教授、天津大学党延峰教授和开云网页版李龙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71240, 22371248, 22073067)、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科技项目(202302AP370004)、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202301AS070021)、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202405AS350010)、上海市手性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和开云网页版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No. KC-24248894)的大力支持。同样感谢开云网页版现代分析测试中心提供的样品检测服务。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06881

来源: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张懿淼 责任编辑:李哲


上一条:开云网页版附属医院杨莹团队在... 下一条:开云网页版赴文山州开展科技合作

【关闭】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6-2024 开云网页版党委宣传部(含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开云网页版授权,请勿转载新闻文字、图片或建立网站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联系邮箱:ynunews@ynu.edu.cn